斜塔旁優雅美麗的大教堂,表示在15世紀時,比薩有段輝煌的歷史,我們爬上斜塔的屋頂,旋轉而上的石階,被遊客踩到有些凹下去,是歲月留下的痕跡。 |
從比薩斜塔屋頂眺望市區,屋頂都是紅褐色的,徐志麼將佛羅倫斯取名為翡冷翠,在托斯塔尼區卻感覺不出來。 |
比薩斜塔原來設計是鐘樓,在屋頂上還是擺了不會響的大鐘 |
西恩納的工藝設計,不只在廣場和教堂,連繫馬韁的圓環,都有美觀的設計 |
沿街道上都有繫馬韁的圓環 |
整天走在這種街道,時而向左時而向右,從走路的步伐看出來是寧靜的山城 |
西恩納是一個典型的山城,許多建築ˊ有彩繪的天花板 |
在西恩納也有壯麗的大教堂(DUOMO),與扇形廣場成為政治與宗教的中心
|
西恩納古城交通工具是馬匹或是馬車,現在大部分汽車被管制,遊客可以自在的徒步 |
這是西恩納八個城門之一的羅馬門,是軍事用途有兩道城門,中間的部分就是甕,我與夥伴們體認了「請君入甕,插翅難逃」感覺。
|
這是甚麼街名?拿地圖也對不出來,只好用雙腳來探險 |
轉個彎就看到一個天井 |
轉角就是住家的百葉窗、花台與晾衣繩,顯示西恩納不只是古城,也是一個有生氣的綠色城市 |
西恩納古城區內,商家都很隱密也沒有招牌,不到門口不知道在賣什麼,只有這家將自己的藝品擺出來吸引客戶 |
迷路問路人是這次旅行經常的事,但是「他鄉遇故知」的經驗卻不多,我們碰到在美國音樂碩士畢業的女兒,帶她住高雄父母同遊義大利,夥伴榮勝與高興用台語交談。 |
在比薩除了斜塔的建築外,似乎沒有太多記憶,但是住宿在西恩納的經驗,卻是深刻與美好的,這次的旅遊讓我有充分的時間,參觀了扇形廣場鐘樓與大教堂的壯麗,也讓我在西恩納的巷道間,去閱讀一座中世紀的古城,並與城市的歷史作對話,還不只這些呢!能在他鄉能用台語問路,也是一大快樂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