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行腳北義大利古城──帕多瓦(Padova)

 

行前周亞麗老師上課時,就介紹帕多瓦是個大學城,伽利略曾在帕多瓦大學講學,當時是以法律與人體解剖而著名,也預訂了參觀喬托溼壁畫的門票,我們在帕多瓦留宿四天,以帕多瓦為中心,到威尼斯只要20分鐘的車程,向西走到維洛納(Verona)茱麗葉的故鄉,只要一小時十五分的車程,是絕對值得一遊的城市。

     從地理位置與歷史淵源,帕多瓦都被威尼斯的丰采所淹蓋,但我被她的人文氣質深深吸引。







在帕多瓦大學走路的學生,最能代表我對帕多瓦的印象,她有如米蘭時尚的優雅,少了一份豔麗卻多了一份氣質。


首先聲明這個教堂不是擁有喬托濕壁畫的史格羅維尼禮拜堂,斯克羅維尼家族為放高利貸的父親贖罪,蓋的禮拜堂更小更不起眼,但是請了西方繪畫之父的喬托(Giotto)留下了壁畫,開文藝復興的先河,也是我參觀最有管理效率的博物館,利用現代科技聲光與玻璃帷幕的導覽室,分時段管制參觀人數,使我在參觀的過程中,能看出喬托筆下的聖母像比過去拜占庭時期的更具立體透視感。
 

 



帕多瓦曾是最古老的大學之一,但是經常看到現代的工藝與古建築和諧的結合,讓城市加了新的活力

 

看到二樓的彩繪天井,可惜要收門票只有作罷

這就是1831年開業的佩德洛基咖啡館(Caffe Pedrocchi),正門有兩隻石獅子,是帕多瓦學生與知識分子聚集聊天的場所,1848年義大利通一脫離奧地利統治革命期間,學生在此集會遭逮捕處決,讓帕多瓦有沙龍城市之稱。




帕多瓦歷史悠久的咖啡廳總是要試試,請看桌上一杯咖啡一杯牛奶,這是點一杯卡布奇諾一杯拿鐵的結果,在義大利千萬不要點拿鐵,會送來一杯香純牛奶





 我們終於參觀了帕多瓦大學校園一角
 

但丁、伽利略、哥白尼曾在這裡講學


看起來帕多瓦大學很難畢業,只有畢業生可以戴桂冠,被教授與好友踢出學校,我們一夥也參加了踢一腳。

帕多瓦的植物園佔地不大,但有溫室養植了熱帶植物豬籠草




在城市的南面有一個山谷廣場供市民休憩,有遮陽光的地方或坐或臥在草地,橢圓形的空地有河環繞,還有歷代賢人雕像,不容易全部入鏡,只好選一個較特殊的建築做代表。

後記
帕多瓦不似威尼斯那麼有名,但是絕對是值得住宿的地方,除了到威尼斯交通方便外,你可以感覺濃厚的人文氣息,不同於威尼斯只是一個美麗的水都,我們可以從旅館主人親切的招待,與在帕多瓦大學畢業生一起慶祝畢業,就能感受到。






 

 

 


2013年8月12日 星期一

行腳北義大利古城──比薩Pisa、西恩那Siena

7月10日,我們離開帕多瓦,搭火車到佛羅倫斯車站,再搭火車到比薩停留六小時,沒有走這趟行程前,可能只有聽過比薩斜塔,照片看過一座長長圓形的斜塔,實際走到比薩,他是托斯塔尼區域的一個省城,斜塔旁邊也有壯麗的教堂;另一個著名的景點是西恩納(Siena),由於地理位置不是在交通的幹線上,反而造就了一座令人留連忘返的古城。


斜塔旁優雅美麗的大教堂,表示在15世紀時,比薩有段輝煌的歷史,我們爬上斜塔的屋頂,旋轉而上的石階,被遊客踩到有些凹下去,是歲月留下的痕跡。
從比薩斜塔屋頂眺望市區,屋頂都是紅褐色的,徐志麼將佛羅倫斯取名為翡冷翠,在托斯塔尼區卻感覺不出來。
比薩斜塔原來設計是鐘樓,在屋頂上還是擺了不會響的大鐘


好像蕾絲工藝般的洗禮堂,斜塔及大教堂集中在奇蹟廣場上,是觀光客必到之處






古城就是到處可見城牆



在比薩也有古羅馬時代的城牆,現在只剩下褐色的土堆,讓人憑弔。

不是觀光景點區也有造型優美的教堂

到了義大利看字用猜的,這應該是比薩大學的行政辦公室吧!

 
晚上九點住進西恩納旅館內,打開窗戶就看到的古城夜景美極了。






當晚我被景色吸引,一個人獨自探險山城,西恩納古城建築在山丘頂,四周有城牆圍繞,有八個城門(Porta)作為與外界聯繫,我們旅館就在城牆邊,以後一整天我們就停留在13世紀的時間與空間裏。
 
西恩納的工藝設計,不只在廣場和教堂,連繫馬韁的圓環,都有美觀的設計

沿街道上都有繫馬韁的圓環
 

整天走在這種街道,時而向左時而向右,從走路的步伐看出來是寧靜的山城


西恩納是一個典型的山城,許多建築ˊ有彩繪的天花板

在西恩納也有壯麗的大教堂(DUOMO),與扇形廣場成為政治與宗教的中心


西恩納的大教堂與鐘塔不會讓感覺人滿為患的壓力

西恩納古城交通工具是馬匹或是馬車,現在大部分汽車被管制,遊客可以自在的徒步

這是西恩納八個城門之一的羅馬門,是軍事用途有兩道城門,中間的部分就是甕,我與夥伴們體認了「請君入甕,插翅難逃」感覺。


我們在羅馬門旁參觀了西恩納大學的醫學院

 
這是甚麼街名?拿地圖也對不出來,只好用雙腳來探險
轉個彎就看到一個天井
轉角就是住家的百葉窗、花台與晾衣繩,顯示西恩納不只是古城,也是一個有生氣的綠色城市

西恩納古城區內,商家都很隱密也沒有招牌,不到門口不知道在賣什麼,只有這家將自己的藝品擺出來吸引客戶


迷路問路人是這次旅行經常的事,但是「他鄉遇故知」的經驗卻不多,我們碰到在美國音樂碩士畢業的女兒,帶她住高雄父母同遊義大利,夥伴榮勝與高興用台語交談。

 

 後記
在比薩除了斜塔的建築外,似乎沒有太多記憶,但是住宿在西恩納的經驗,卻是深刻與美好的,這次的旅遊讓我有充分的時間,參觀了扇形廣場鐘樓與大教堂的壯麗,也讓我在西恩納的巷道間,去閱讀一座中世紀的古城,並與城市的歷史作對話,還不只這些呢!能在他鄉能用台語問路,也是一大快樂的事。
 
 
 
 
 

 

2013年8月3日 星期六

義大利北部工業與時尚大鎮─米蘭

 

 

 

                        


                          義大利北部工業與時尚大鎮─米蘭


從瑞士坐高速火車3站,車速達200公里以上進入義大利境內,我們從寧靜舒適的世界公園,高速的奔向熱情時尚的米蘭,開始有從天堂步入凡間感覺。
米蘭不愧是義大利北部的大城,中央車站的宏偉氣度,米蘭大教堂(Duomo),是義大利最大哥德式教堂,吸引觀光客的另一個焦點,就是維托、艾曼紐二世拱廊,是地價最貴的商店街,從米蘭女警的制服,都能穿出品味,更不用說滿街都是優雅中帶艷麗的時尚美女,是吸睛相機的殺手。








初到米蘭中央車站(Milano Centrale)就被宏偉的車站建築及牆上的浮雕吸引,馬上感受到藝術的氣息





米蘭中央車站是義大利其他國家火車的起迄點,月台很壯觀




這就是統一義大利的維多、艾曼紐二世命名的拱廊,是米蘭流行情報的發祥地,是貴婦團必到景點,名牌商品集中地。
 

拱廊旁的騎樓就是維托、艾曼紐二世大道,一直走有更寬敞的商品街。





在這種店裡血拚是不是特別有感覺

後記
身為教西洋藝術史的周老師,自然不會帶我們只看時尚美女,我們參觀了耗時500年完成的米蘭大教堂,教堂內的彩繪玻璃,感受的天主教堂莊嚴的氣氛,還坐電梯到大教堂的屋頂,看135根尖塔眺望廣場,然後徒步但丁路到史豐哲思可城(Castello Sforzesco),參觀城堡及博物館,最後一定要到感恩聖母教堂,看達文西
「最後晚餐」的壁畫,由於只預約到三張門票,我在外面等,一個米蘭的大教堂,已經領教天主教在義大利人的地位,回程還世俗的想去看導遊書上介紹米蘭時尚街──蒙特、拿破崙大道,發現根本不是什麼大道,只有一部車的路面,加上兩邊很窄的人行道,沿街名店林立,觀光客也較少,有低調奢華的感覺。


 


相機級數無法拍時尚美女,只有拍浮雕上的史豐哲,增加人文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