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黃河,孕育中國文化的母親


看到這風景前,我們已從武威走省道有四五個小時,心中一直盤算著今天中餐要到那裏落腳,這是位於甘肅省景泰鄉黃河石林風景區的大門


我們必須搭接駁車到黃河邊,黃河在此地轉了個彎,一片綠洲就在河邊形成,有如與世隔絕的桃花源地

 木架加上羊皮吹氣的筏子,以最原始的方式接近黃河

 黃河渡口上岸後,另一個新奇的經驗等著我們,就是騎馬遊峽谷

我們一群馬隊若在山頂遇到搶匪一定完蛋
留一張馬上英姿的照片
五六天沒有吃魚了,鮮美的黃河鯉魚,大家都要稱讚一番
                                                  後記
 黃河山林風景區在地理位置上是非常偏僻的,當地的居民最近的城市,是甘肅省白銀市,車程也要三四個小時,是在黃河邊上的聚落,照現在的術語來說也算是一箇社區,在台灣有埔里鎮的桃米社區,一箇是把青蛙叫老闆的地方,我在黃河山林也看到依稀社區經營的雛形,我人,文,地,產,景來說明:
一.景區裡的居民有接駁車的司機,划羊皮筏子的舵手,開農家樂(民宿)的老闆,用5,000人民幣買一匹馬的供遊客騎的中年婦人, 從一個偏僻的聚落, 用原始的方式接近黃河的山水的景區,村落內每個人投入景區的經營。
二.景區內有遊憩規劃的的雛形,例如在河谷外設立遊覽車停車場,有專用境入河谷的專車,谷底村落間有電動接駁車,不讓現代文明破壞黃河山林的自然景觀。
三.用原始的渡河工具羊皮筏子與馬匹驢車來接近滾滾黃河與天然形成的山谷,絕對是景區的亮點,黃河鯉魚也是稀有的物產,會使遊客印象深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