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1日 星期六

警察宿舍變身為青年住宅後愈來愈青春了


坐落在永和區中正路666巷內,原來是警察宿舍(台灣首富郭台銘的父親住宅),從2013年改建成永和青年住宅,是一連棟兩層樓建築,門前開闊的花園,一棵苦楝樹已逐漸成蔭,低矮的樹叢是療癒花園的現場,花園有可以休憩的雙人椅,是永和區難得人人喜歡的活動空間。












2018年3月27日"漾青春基地"開張了,讓這棟完工五年的青年住宅又青春起來,原來是台灣少年權益福利促進會進駐到永和社區,為小於18歲的青少年有一個發展的據點,於是青年住宅展現了不同的風貌。


青少年可以發聲的咖啡廳燈光柔和

青少年人權與兒童福利公約看板
青春基地分成66,68,70號三間由孫啟榕老師設計

青春基地分成三間分別是"好聲音""好設計"及"好工作"每一間有不同的功能與設計,第一間"好聲音"是與小於18歲少年溝通的場地,採咖啡吧檯方式,輔導老師是吧檯台主人,



利用原木的色彩營造輕鬆愉悅的感覺。






第二間"好設計"培訓青少年專案與職業生涯發展,目前以電腦與設計為主,不大的空間可以間隔幾個活動區。






希望利用台灣首富的起家厝促成少年工作生涯
三監是70號就是郭台銘的父親的家,以這間作青少年培力後的發表場所,希望在"好工作"的空間,讓培力後少年踏入工作生涯。


藏身在永和圖書館的慢讀區



永和圖書館在永和區國光路 2 號,是一棟四層樓的建築,已經有 42年的歷史,許多永和的學子都曾在自修室準備考試。從外觀上與一般圖書館沒有太大差異,我在告示牌上看到慢讀區,引起我的興趣,詢問櫃檯說在三樓,我從樓梯上樓,樓梯間有慢讀區新書介紹的看板立刻吸引我的目光。




看到這麼多有趣的書,包括環境保護及生存哲學等,心想難怪要"慢讀",我匆匆奔上三樓,沒看到甚麼慢讀區,詢問了職員,幫我打開燈,一間溫馨舒適的閱讀區出現了。

                               後記
新北市於2015年6月推動慢讀321運動,開設"慢讀區",希望民眾一次慢讀至少30分鐘,一周至少慢讀2次,一個月慢讀1本書,在一個舒適放鬆的環境,選一本自己喜歡的書,一邊閱讀一邊思考,是慢讀區設立的目的。
在電子媒介與社交媒體興起環境下,民眾以"滑書"代替"翻書",上網的時間比閱讀時間長,新北市在五個地區圖書館設立慢讀區,有幸永和分館也在內,讓這個水泥叢林的永和多一個文化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