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

瑞士的山光湖景

 

 


瑞士被稱為是世界花園,在阿爾卑斯山麓,這次旅遊七月二日從蘇黎世機場入境,在茵特拉根(Interlaken)親近歐洲大河的發源地,再於七月十七日回到蘇黎世暢遊蘇黎世湖,讓這次義北人文之旅,還能親身體驗瑞士的「大山大湖」,還有瑞士居民風土人情。
七月三日蘇黎世機場入境後,直奔茵特拉根(Interlaken)住進青年旅館後,立刻遊玩布倫斯湖(Lake
Brienz),這是遊湖交通船。

蓋在阿爾卑斯山山麓與湖邊的建築

私人的遊艇停泊在岸邊
茵特拉根分隔島上的小花,在山麓的草原上隨處可見
清晨從茵特拉根青年旅館窗外拍河流的晨光


房舍外除了種花草植物外,不會多置其他雜物,是瑞士當地居民的習慣







在纜車上遠眺住在縱谷的居民,在台灣只有花東縱谷可以相比美。


蘇黎世青年旅館就在蘇黎世湖畔,我們就在公園內烤肉及野餐,是十多天最豐盛的一餐,還從碼頭登船遊湖,照片是周老師與阿諾在做國民外交



 
從船上看岸邊有不同風味 
遊湖的交通船要到蘇黎世最熱鬧的總站登岸了 
搭這種船 遊蘇黎世湖至少要三小時的航程,可見湖有多大

明天 (七月十八日)我就要離開同遊的夥伴,獨自從這個車站到蘇黎世機場搭機回家,心中有些高興要回家了,也有些不捨,可惜不能與夥伴繼續下兩段的壯遊。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奧地利哈仕達特小鎮與瑞士溫特爾圖小鎮的比較

 

 

 



2012年10月遊歷了奧地利的哈仕達特小鎮,初到湖畔只覺得風景如畫,寧靜安詳的建物倘佯在湖畔有如人間仙境,等在哈仕達克待三小時後,只覺得太陽的角度不同外,當初到的感動逐漸消失,回國後一直納悶為甚麼無法寫下這個小鎮(台灣旅行團必遊之景點)的感覺,直到今年七月造訪了瑞士溫特爾圖(台灣旅行團很少去的景點)小鎮後,我才知道原因。

哈仕達特是奧地利早期開採鹽礦的小鎮,目前已經停採,由於風景優美成為觀光客必遊的景點。




哈仕達特湖邊的建築都變成色彩明亮的旅店或餐廳,
 


到達哈仕達特的當日是星期天,許多餐廳都沒有營業,只有這家照到陽光的餐廳生意興隆,一 位年過六十多的侍者,在送菜之際還用「I  see you」來跟我們打招呼,希望我們稍待一下。




來到溫特爾塗(Winterthur)的感覺

今年2013年7月17日因為蘇黎世青年旅館訂不到房間,就來到溫特爾塗(Winterthur),風景沒有哈仕達特漂亮卻特別有感覺,回國google一下,原來是瑞士第六


大城市,是一座有生命的老城。


這是一的座有生命的小鎮,除了餐廳路邊咖啡廳外,還有美容院小超商,路邊有老先生或老太太優閒的看報紙

 

 
街轉角就有一座公園,有兩三位女士架起畫架在作畫,我們夥伴阿諾與于倫也享受一下悠閒時光


 
這就是那位女士想塗上畫布的景色

這種風景很平常,但有人作畫時,我們也不敢喧嘩


馬路除了有自行車道外,人行道與汽車完全隔開,可以讓行動遲緩的老人不受干擾的步行


還用古早的馬車送乳品到商家



塗得很炫的計程車
夥伴們也在林間小路健走

後記
自助旅行最大的不同,就是讓你暴露在當地的生活環境中,不論感覺好或是不好,鮮明的印象讓你難忘。

 

2013年7月21日 星期日

瑞士少女峰的火車與車站

如果你已經在台北訂了少女峰的火車票,人現在少女峰的起點(INTERLAKEN OST)車站,只是同遊的夥伴,先一班火車走了,自己闖可能嗎?答案是沒問題。



我手上有一份遊少女峰的手冊,知道我會搭這種登山火車
先搭一段平地火車,再換搭登山火車
登山火車窗外阿爾卑斯山麓美景

從2061公尺高度的kleine Scheidegg站開始,火車進入隧道行駛

我終於到了Jungfraujoch(Top of  Europe)的Sphinx平台,透過大型玻璃帷幕照冰川雪景
走出隧道有塊滑雪場,可以親身體驗雪地行走,一腳踩下去腳一定陷下去,每個遊客都將最厚的禦寒衣服穿上,由於緯度高呼吸有些困難,心臟跳得很快。
這可是我第一次看這麼多雪
下山時才看到1912年開通的100年的登山火車的全貌,再度證明瑞士在機械製作的成就
這張照片可以證明2013年7月4日13時55分25秒在Kleine Scheidegg站,下一站就是藍色牌子指示的少女峰Jungfraujoch站

親身走在瑞士阿爾卑斯山麓的小鎮有如在世外桃源

這就是登少女峰的起點茵特拉根火車站(Interlaken OST)

                                              後記

以一天的時間遊少女峰,我們坐了火車登到山頂看雪景,也到山麓小鎮看瀑布,途中也坐了一段纜車,還在山間小路散走了一段,路標、 站務人員、火車到站時間,對觀光客來說都相當方便,尤其一提的是少女峰的廣播,除了英法德義西語外,還有日語韓語及華話,貼心的照顧到各國的觀光客,來自在登山火車上,還與兩位從英國騎機車來的不老騎士(一位七十歲)攀談,也算是自助旅行的一種樂趣。